{{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所謂的「全食物」(whole foods),就是指天然完整、未經加工精製的食物。在食物最原始的狀態被攝取,完整得到食物的營養價值。
有一種說法是完整全食物具有生命力,人體也是活的生命,活的細胞需要活的食物,「活的食物才能養生」,因此攝取全食物才能獲得最大的營養價值。
現代飲食中,各種網美和精緻飲食的餐廳,加工食品推陳出新,提升風味與使用期限的方法就是加入許多人工添加物如色素和防腐劑等,並多鹽、多糖等高熱量來吸引重複造訪,好吃的同時營養價值也降低,並增加身體負擔和增加自由基的增生。
全食物飲食是歐美風行的飲食法,「不吃食品,只吃食物」一直是提倡全食物的德國營養學專家Werner Kollath的重點。Kollath為首的營養學家訂定的全食物重點如下:
自然生產的原型食物,如蔬果、海藻、五穀、堅果等。飲食科學家任何可以因應身體狀態來調整鹼性和酸性食物的配置,如一般來說60%的鹼性食物搭配40%的酸性食物會是不錯的選擇,酸性食物如魚類和肉類。
全食物飲食重點會是在盡量減少,或是根除人工添加物和精緻食物,如蛋糕甜點類、香腸、火腿、冷凍食物、罐頭、餅乾、蜜餞。
全食物的重要性在於不錯過任何部分,以水果來說,包括種子、果皮、果核都被發現有最多的植物性化學物質(phyotochemicals),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抗氧化。例如多數人吃葡萄都會去皮,但葡萄皮富含花青素,因此此舉反倒是捨棄了高營養價值,卻又要花錢買高價保健品。
包含全穀類蔬菜、水果、糙米,以及豆類、堅果、海藻和菇類等,這類食物有提升免疫力的微量元素、強化腸胃道健康的膳食纖維和豐富的維生素。加上蔬果和海藻類也富含花青素、茄紅素、胡蘿蔔素等天然抗氧化劑。這些全食物的元素可以有效幫助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延緩人體老化(或稱氧化程度),並幫助提升免疫功能。
當地和當季的食材才是更新鮮和維持最大營養,進口食品在運送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保鮮或未成熟等問題,選擇當地當季食材,從農場到消費者手上花費的時間最短,營養素最新鮮完整。
吃掉食物的全部是全食物飲食的重點,而使用果汁連皮帶枳一起加入能保持全食物最大的贏想價值,也可以使用綠量來加入其他種類水果增添風味。
只要是一般人都會有嘴饞想吃零食的時候,但用原型食物也能做出健康又好吃的零食,例如想吃洋芋片時用馬鈴薯來切片氣炸或烤,想喝飲料也能使用綠量作為基底來調製好喝又健康的飲品。
吃好吃的東西是我們在進食的標準之一,但吃進身體並不只是果腹,而是要選對食物讓身體更健康,當然並非要完全阻絕好吃的食品,而是要盡可能把健康的食物當作日常飲食的基礎。
延伸閱讀:
什麼是膳食纖維?正確吃促進腸胃蠕動、穩定血糖,膳食纖維食物排行與推薦